有人说,“对初创企业而言,合伙人比商业模式重要得多,所以我只投有联合创始人的团队“。也有人说,”合伙人打架散伙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现在我投资都不要合伙人了,我要一个创始人才投,有三个合伙人的我就不投了”。前面那话是徐小平说的,后面那话俞敏洪说的。
徐小平之所以这么讲,大概是因为他跟王强一起从新东方出来,又一起创办了真格基金,感觉自己没有王强是不行的。
而俞敏洪,他还说,”中国合伙人之间打架好像是一个必然现象,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当时我跟王强、徐小平打得也是要死要活,所以我深知合伙人不打是不行的“。因为他自己打得死去活来,所以认为合伙人之间一定会打。我倒不这样认为。
在我看来,联合创始人真的是很重要。要创业,自然是因为有了一些想法要去实现。但是,怎么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靠谱呢?其中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先去找联合创始人,找一到两个你愿意把股份分给他的人。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什么要帮?因为你是好汉。作为创业者,必须是有远见、有胆识、有品格,才能把事情做下去。而是不是好汉这事,不是自己说了算,是跟你在一起的人说了算,所以身边有没有愿意跟你一起打天下的人,是检验你能不能打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自己靠谱,身边的人靠谱,假以时日,便有可能做出靠谱的产品,做成靠谱的公司。
事实上,在各种创业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到创始人在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不是单打独斗,阿里巴巴有十八罗汉,腾讯有五虎将,小米有七大金刚…….乔布斯·斯蒂夫有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这位技术专家在进入苹果前已经获得惠普公司的工作邀约,并在考虑接受它。但最终,他加入了苹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因为联合创始人不合适而导致矛盾和分裂的例子的确很多,有的剧情还会闹得相当的狗血。创始人之间的纠纷无论是对创业项目还是个人品牌都是很大的伤害。造成冲突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缺乏信任,有的是双方都太强势,有的是利益之争。
那怎样能找到能干又信得过又处得来的联合创始人呢?还真挺难的,为了找到合适的联合创始人,我找了五年。总结了几点心得:
– 除了抓住每一个认识的人看看有没有可能,其实没有捷径。尽量在同学和同事当中找,共同的经历比较方便去了解彼此的为人。
– 看到有意向的就使劲聊,绝不回避任何不同的意见,越早发生碰撞越好。
– 联合创始人彼此在价值观上要高度一致。价值观是一切决策的基础,越到关键时刻,越能看到价值观的重要性。
– 联合创始人各自在能力上要有很大的差异化,起到互补的作用。
– 联合创始人中必须有至少一个是能自己动手做产品的,一切想法最终要落实到产品上。
– 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无比欣赏的优点,各自的优点就是撑起这份事业的支柱。
– 彼此能充分沟通,完全开放地交流观点,又相互尊重,最终总能够达成共识。
至于股权,很多创业指引说大股东要占70%以上,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必须。马化腾最初持有腾讯47.5%股权,乔布斯最初持有苹果45%股权,佩吉与布林最初各持有谷歌50%股权,扎克伯格最初持有Facebook65%股权……这些创始人在公司持股都没有达到2/3以上,但并没有阻挡住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
而巴菲特和芒格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联合创始人了,他俩连合同都没签。所以说,创业指导课上说条条框框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关键还是自己看人的能力,否则,什么条款都无法让不合适的联合创始人变得合适。
如果不能在战略上在经营理念上对公司有影响力,靠股权多来让别人听话是没有用的,所以回到最根本,创业者得想清楚自己做这事的愿景和发展的思路,才有可能联合其他创始人一起干,凝聚团队往前走。
上一次创业中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个联合创始人不靠谱地离开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第二次创业就下了决心必须找到符合上述全部条件的联合创始人再开始,很高兴的是,跟其他大多数事情一样,坚持找,就能找到。
俞敏洪其实是要反省的,为什么他跟徐小平和王强会打架,而徐小平和王强两个人出去创业就不打架了呢?所以,我要经常提醒自己,任何关系都要经营,能一起开干是一个长途旅行的开始,若想走下去,就必须始终信任、尊重、坦诚、开放。这样,不管路上遇到什么情况,这都将是愉快的旅程。
原创文章,作者:创业百花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wanlan.com/share/1726